开车有哪些技巧和需要注意的地方?持续记录
- 记录日常
- 2022-02-25
- 804热度
- 0评论
技巧
记录一下常见的开车场景,以及操作技巧。(方向盘半圈,轮胎转动15度)
快走沙慢走水、不快不慢走泥巴、走灰不走白遇黑停下来。
1.直角转弯
- 车身距离障碍物1m以上,后视镜和障碍物对齐时打满方向盘即可
- 车身距离障碍物0.5m以上,车窗中间和障碍物对齐时打满方向盘即可
- 车身距离障碍物贴近后视镜时,车身B柱和障碍物对齐时打满方向盘即可
2.侧方位停车&出库
侧方位出库:看到前车后保险杠上沿时,方向盘打满可安全出库
3.倒车入库,出库
倒车入库的常用技巧:
- 直行后视镜和车距线平齐
- 方向盘左打满(假设车位在右边),直到后视镜看到车库的一角。
- 右打满倒车,入库平齐回正
倒车出库的常用技巧:
- B柱平齐旁边的车的车头,打满直接出库
4.左转
打方向盘一般就在0~90度内,看不到斑马线了就可以开始打方向盘
5.高速
高速知识:
- 三车道:超车道、行车道、慢车道
- 出现紧急情况,控制好方向采取点刹的方式控制好车辆
- 条件足够的话,保持100m以上的车距
高速注意事项:
- 路面颜色不一样时,需要注意
- 超越大货车有条件的话,隔一个车道,观察左前轮有没有变道的迹象,超越时鸣笛加闪灯
- 要下高速时提前变道到最右侧,3公里或者更早之前就可以开始准备了
- 不要长时间跟在大货车后面,也不要被大货车跟,也不要和大货车并排行驶
- 两车道的话建议走右侧,有情况左右都可以应急变道
6.开车注意事项
- 不在弯道超车
- 不在上坡路段超车
- 刹车要给后方留足够时间和空间避让,当然紧急情况除外
- 正常情况下变道要加速,不要降速踩刹车
- 到路口,到斑马线习惯性减速
- 看见前方刹车灯亮了,习惯性观察
- 变道没有条件,就保持车速看前面
- 让速不让道
- 虚线才能变道,实线不可以,注意观察
7.判断与前车的距离
- 看见前车后保险杠上边框:1m左右
- 看见前车后保险杠下边框:2m左右
- 看见前车后轮胎下沿:3m左右
8.判断与前方行人的距离
- 车前端与行人脚部重合:3m左右
- 车前端与行人膝盖重合:2m左右
- 与行人臀部重合:0.3m左右
9.后视镜判断后车距
左后视镜判断车距,左后视镜从左到右分成4个区域(新手可以分1/2):
- 最外侧为危险区大概只有5m
- 位于1/3的区域,大概是10m
- 位于中间区域能看清车大灯,大概是30m
- 后车在内侧的1/4,车距大概是150m
实际能不能变,还得判断后车的车速,越来越大说明车速大于自己的车速。同时注意盲区(也就是车旁边)有没有车辆
10.后视镜调节和座椅
后视镜:
- 左后视镜,车身1/4,天空1/2,地面1/2
- 左后视镜内测,可以超车变道
- 右后视镜车身1/4,天空1/3,地面2/3
座椅:
- 坐姿,视线挡风玻璃中间往上一点,能看到引擎盖,方向盘镂空刚好看到仪表盘
11.自动挡启动流程
- 系安全带
- 接通电源
- 踩刹车
- 挂N档
- 点火
- 挂D档
- 松手刹抬脚刹
- 加油启动
12.自动挡等红灯
- 先挂N挡
- 再拉手刹
13.自动挡路边停车
- 挂N挡
- 拉手刹
- 挂P挡
14.各种电话
- 交通事故:122
- 高速报警:12122
- 高速救援:12358
- 消防:119
15.开车三要素
- 我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 我知道对方要干什么
- 我要让对方知道我要干什么
艾瑞泽
记录一下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
- 后视镜倒车自动下翻
- 座椅记忆
- 夜晚车内自动灯光
- 胎压检测
- 雾灯是开启大灯的情况下才会打开
- 踩刹车,按两下打火启动,车机电源启动
总结
记录自己开车过程中总结的一些经验
1.日常开车
- 变道打灯 等几秒再变道
- 侧方位开出来的时候,注意后方有没有车辆
- 右拐的时候注意左方直行车辆
- 让速不让道,转弯让直行
- 后视镜一般看两下,第一次看距离,第二次看车速
- 驾驶位看右后视镜,和车外参照物的位置看不准,有很大的偏差
- 该打转向灯的时候记得打转向灯
机械
1.P挡
P挡:P挡是汽车变速箱中的一个挡位,全称为“Parking Gear”(停车挡),它的作用是将车辆固定在停车状态,防止车辆滑动或移动。
P挡的原理是通过机械锁定变速箱输出轴,防止车辆滑动或移动。
当驾驶员将挡把插入P挡位置时,变速箱会将输出轴与车轮锁定,使得车轮无法转动。这是通过一个称为停车锁的机械装置实现的,停车锁是一个小齿轮,它与输出轴相连,并且只有在挡把插入P挡位置时才会被锁定。
停车锁的工作原理是将一个锁定销插入输出轴,从而使得输出轴和车轮锁定在一起。当驾驶员将挡把拨回其他挡位时,锁定销会被自动拔出,从而使得输出轴和车轮可以自由转动。
需要注意的是,P挡只能在车辆完全停稳时使用,因为如果在车辆仍在运动时将挡把拨到P挡位置,停车锁可能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导致车辆滑动或损坏变速箱。
2.保险杠
保险杠是汽车前后部的装饰件,通常位于车辆前后部的下方,用于保护车辆在低速碰撞时减少损伤。
保险杠的保护原理是通过吸收和分散碰撞能量来减轻碰撞对车辆的损害。
当车辆在低速行驶或停车时被其他车辆或物体碰撞时,保险杠会弯曲或变形,从而将碰撞能量吸收并分散到车身其他部位,减少了碰撞对车辆的冲击力,保护车辆的车身和乘员。
3.A、B、C柱
A柱、B柱和C柱是汽车车身结构中的三个主要柱子,它们分别连接着车辆的车顶、车底和车侧结构,起到支撑车身和保护车内乘员的作用。
- A柱是指连接车顶和前车门的立柱,通常位于车辆前部,是车辆结构中最重要的柱子之一。A柱的作用是支撑车顶和保护前排乘员,在碰撞事故中起到重要的安全作用。
- B柱是连接车顶和车底的柱子,通常位于车辆中部,是车身结构中最厚实的柱子之一。B柱的作用是支撑车顶和车身,同时也是车门的支撑点,起到保护车内乘员的作用。
- C柱是连接车顶和车尾的柱子,通常位于车辆后部,是车身结构中最细的柱子之一。C柱的作用是支撑车顶和车身,同时也是车门的支撑点,起到保护车内乘员的作用。
4.玻璃水
玻璃水是一种用于清洁和保护汽车挡风玻璃的液体,通常是由水和一些清洁剂、防冻剂、防腐剂等化学物质混合而成的。它可以在行驶中帮助驾驶员清洁挡风玻璃,提高视野,同时还可以防止挡风玻璃结冰或变模糊。
玻璃水通常装在汽车挡风玻璃清洗器水箱中,驾驶员可以通过操作挡风玻璃清洗器,将玻璃水喷洒在挡风玻璃上,然后使用挡风玻璃刮水器将污垢和水滴刮掉,从而保证良好的视野和行驶安全。
5.机油
机油是一种用于润滑和保护内燃机零部件的液体,它在发动机内部形成一层润滑膜,减少金属部件之间的摩擦和磨损,保护发动机零部件,延长发动机寿命。机油的主要作用包括:
- 润滑作用:机油可以在发动机内部形成一层润滑膜,减少金属部件之间的摩擦和磨损,从而保护发动机零部件,延长发动机寿命。
- 冷却作用:机油可以将发动机内部的热量带走,从而降低发动机的温度,保持发动机在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内,避免过热损坏。
- 清洁作用:机油可以将发动机内部的污垢和碎屑带走,从而保持发动机内部的清洁,减少摩擦和磨损。
- 密封作用:机油可以在发动机内部形成一层密封膜,防止气体和液体泄漏,保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状态。
6.车漆
汽车车漆通常由以下几层组成:
- 底漆层:底漆层是车漆中的第一层,它主要用于增强漆膜的附着力和遮盖力,同时还可以提供漆膜的耐久性和抗腐蚀性。
- 面漆层:面漆层是车漆中的第二层,它是车漆的主要颜色层,可以为汽车提供各种颜色和光泽度,同时还可以增强漆膜的耐久性和抗紫外线能力。
- 清漆层:清漆层是车漆中的最后一层,它主要用于保护面漆层,增强漆膜的硬度、光泽度和耐久性,同时还可以防止面漆层受到氧化、腐蚀和其他外部因素的损害。
7.离合器
离合器是一种机械装置,主要用于控制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的动力传递。离合器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摩擦来控制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的转速差,从而实现动力的传递或中断。
离合器包括离合器盘、压盘、离合器轴承等部件。当离合器踏板松开时,离合器压盘通过离合器轴承将离合器盘和发动机飞轮紧密连接在一起,这时发动机的动力可以通过离合器盘和压盘传递到变速器。当离合器踏板踩下时,离合器压盘通过离合器轴承将压盘离开离合器盘,从而切断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的动力传递。
- 干式离合器是离合器盘和飞轮之间没有润滑油的离合器,离合器盘和飞轮之间的摩擦产生热量,热量通过离合器盘和飞轮的散热片散发出去。干式离合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但是由于没有润滑油,容易产生热量过高的问题,导致离合器寿命缩短。
- 湿式离合器是离合器盘和飞轮之间有润滑油的离合器,润滑油可以起到冷却和润滑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降低离合器盘和飞轮之间的摩擦热量,从而延长离合器的寿命。湿式离合器的缺点是结构复杂、重量较重、成本较高。
8.空调内外循环
汽车空调系统中的内外循环是指控制空气循环方式的功能。在内循环模式下,空调系统会循环使用车内空气,而在外循环模式下,空调系统会从外部吸入新鲜空气。
- 内循环模式通常适用于车内空气质量较好的情况下,因为它可以避免从外部吸入污染物和异味等物质,从而保持车内空气的清新和干燥。此外,在高温天气下,内循环模式还可以帮助加快车内空气的降温速度,提高空调系统的制冷效果。
- 外循环模式则适用于车内空气质量较差或需要通风的情况下。在外循环模式下,空调系统会从外部吸入新鲜空气,从而可以排除车内异味和污染物,提高车内空气的质量和清新度。此外,外循环模式还可以帮助排除车内的潮湿和霉味等问题,提高车内空气的干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