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九边】一个孤立的系统不持续输入能量都是死路一条。
- 好文收集
- 2022-10-17
- 1063热度
- 0评论
原文:《向上生长》,作者:@九边,作家、自媒体人、某世界500强企业高管。
向上生长
有个定律叫「热力学第二定律」,如果之前没听说过这个定律,也别慌张,这个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个定律,以至于这种定律在哪里都存在。
说的是一个孤立的系统不持续输入能量都是死路一条。
比如一个炉子里不添加柴火,人不吃饭,绿洲没有雨水,系统会迅速坍塌,最后会变成一种稳定的低活跃状态,灰烬,死亡,沙漠。
所有系统都有一种自毁趋势,往「熄灭」或者「圆寂」方向发展。
这个趋势,就叫「熵增」。
为了维持系统,需要持续地输入能量,这种持续输入的能量我们就叫「负熵流」,柴火,食物,阳光,都是负熵流。
如果太阳熄灭了,地球也就完了,因为负熵源没了,地球生态系统也就自毁了。
你不吃饭,你就废了,因为饭就是你的能量输入,你的「负熵流」。
这些专用名词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理解这就是水往低处流的趋势。
古人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其实前半句说的是事物的趋势,后半句说的是一种「非常态」。
要跟趋势较劲,需要额外的注意力和精力才行。
为什么一个人看抖音不知不觉两小时就过去了,背单词一个小时就跟遭受酷刑似的?
就是因为前者是顺应「不进则退的趋势」,后者则是逆趋势的,逆趋势的东西基本都不会让人太舒服。
这种持续输入的能量,除了物质,还有信息,如果系统里不持续输入信息,也会变成灰烬。
很多人经常的表现是「三十岁之后就死了」,不再接受新信息,不再接受新挑战,以为自己懂了。
或者觉得自己反正也学不会,就不再学习了,依赖存量的知识,结果就会像炉子里的火焰一样,最后慢慢熄灭,直至变成灰。
任何系统或者人都非常容易走上这条路,因为走下坡路、自毁、「熵增」,都是自然趋势。
外部的挑战,新的知识,新技能的学习,都是系统或者人的「负熵流」,只有那种有持续输入的系统或者个人才有活路。
对于成年人来说,持续输入的信息就是知识。
一般情况下,知识有两种,一类知识是实践型的,也就是书籍里没有的,或者书籍里有但是不容易找到的。
比如怎么待人接物,怎么「搬砖 a」,毕竟每个人搬的砖都不太一样,有很多技巧在里边。
这类知识非常关键,往往是立竿见影的,而且对一个人来说事关重大,必须优先掌握。
当你学习了基础知识以后,如果你的生活中每天都接触全新的知识,你确实没必要计较看多少书。
商人在这一点上非常明显,他们可能看书并不是很多,但是一直在解决各种难题,一直在实践中持续学习和思考,时间长了就变得非常不得了。
可是对于 99% 的人来说,他们进入一个新环境半年之后就稳定了,基本没什么新的知识摄入了。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经历过一段时间痛苦的爬坡之后,就迅速进入稳定状态了,没有新信息摄入了。
你没有新的负熵流摄入,你的这个系统就在加速衰退。
这时候你就得想办法提升自己了。
另一类知识就是书本上的知识。
书本上的知识一般用处比较小,但是当一个人的知识大规模地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出现「涌现」效应。
这就跟冲厕所时会出现一个漩涡一样,单个水分子没有漩涡这个属性,但是聚集在一起就有了。
很多厉害的人花了很长时间费了很大力气,也没有收获很大的成绩,可是某一天突然有了突破性进展,但是你无论如何也不会有人家的进展,就是因为他的突破是在他的积累上「涌现」出来的,是规模的产物。
知识越多,涌现效应越明显。
上班族怎么积累呢?
我一般每天强迫自己看两页书。
事实上最难的事就是坐到书桌前翻开书,只要翻开了,看书难的问题就解决了 98%。
当我拿起一本书之后,我经常可以看一二十页,所以一本书用不了多久就看完了。
只要你坚持重复这些行为,每年看的书就会越来越多。
一个人在读每本书的过程中,都会有个消化阶段,也就是说怎么让这些知识在脑子里溜达一圈,吸收一下。
之前我们讲编程的时候,会说把代码自己敲一遍用以吸收和巩固这些知识。
不过读书过程中肯定没法把书抄一次。
我的方法就是把收获的新知识发一条微博,再加进去一点之前学习到的东西。
这个过程坚持下来,就会对之前读过的书有个记录,也吸收了一遍刚学的知识,同时练习了文笔。
此外,这几年有个很不好的现象,叫「碎片化阅读」。
为啥说这种现象不好呢?
因为人的大脑是「关系型数据库」,也就是说你记住的所有东西都依赖我们大脑里已经有的东西。
举个例子,一个原始人看到了泰坦尼克号,他是想不明白这是什么东西的,但是你就算没见过泰坦尼克号,你也能大概知道它是什么事物,这是因为你见过别的船(哪怕你并没见过真实的船,在书籍、电视或者电脑里见过也算)。
当你把两个事物关联起来,就大概能猜出这东西应该是一艘型号大一点的船了。
碎片化的东西由于缺乏「触点」,和现有知识连不起来,下次想用的时候也想不出来。
我上面说自己组织语言写条微博记录下新知识,就是把新知识和已经有的关联一下。
如果新知识连不到你的「认知树」上,很快就会忘了,就跟从来没出现过一样。
学习本身依赖你积累的知识的规模。
你对一件事了解得越多,学得越快。
比如一个木匠,他只学会用锤子,基本什么也搞不出来,后来又学会了用锯子,配合锤子就可以搞出点东西了,再后来他学会了刨子、凿子等,当他的工具箱全了,而且这些工具都会用之后,折腾出来的东西也越来越复杂,甚至别人做出来的东西他看一眼就明白个大概,不断地折腾,说不定就复制出来了。
当你毕业后,如何继续学习
我跟多数人一样,都是上班族,想学习只能利用业余时间。
我业余爱好是偶尔写点东西,这和大学专业没有什么关系。
很多读者也想借鉴一下我的学习方法,我现在就分享一下这些方法。
首先,我们讨论第一个问题:看书到底有用没?这事按理说是不用讨论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一直在怀疑读书有用这回事。
这两年,我在写微信公众号、写微博的过程中,认识了不少自媒体大 Va,他们的阅读量非常高。
前段时间马前卒说,他每年都得浏览几千万字,其他自媒体大 V 也一样,他们写文章都是依靠大量阅读之后创作出来的。
记得有个人说过:「脑子里空空如也,怎么能够想出东西来。」
一个人如果想输出,必须依赖积累,这本来就是常识。
很多人对此就纳闷了,在他们看来,有了搜索引擎,就不需要看书了。
其实,即使有了搜索引擎,我们依然需要看书,搜索工具本身是个工具。
既然是工具,就必然依赖使用工具的人,比如给你套木匠的工具,你能做个柜子出来吗?搜索引擎的主要作用是用来「证实」你的想法,或者确认一个疑点,如果你对一些问题理解不深刻,根本都不知道该搜索什么。
既然我知道了读书有用,那么怎样才能在工作间隙看一些书呢?
我的方法叫「抢占式」,这是个操作系统的专用词汇,什么意思呢?
我早年发现最难的事就是开始做一件事,也就是有点闲工夫了,准备看会儿书的时候,转念一想,要不先玩一局《绝地求生》,玩完了《绝地求生》,又转念一想,要不看几个抖音小视频,跟朋友聊两句。
每天都这样把时间耗尽了。
总体来说,每一天,都抢不到看书学习的「时间片」。
所以,我每天强制要求自己一定要看两页书,看完两页再干别的,就这样,每天都能抢到看书的「时间片」。
当你一旦拿起来书,一切就都有了可能。
以前我买了一套《英国史》,这套书有一千多页。
如果这本书每天看两页的话,那得两年才能看完,不过我看了一个月也看了近一小半,所以一个人的潜力远远超过自己的想象。
为了克服懒惰的问题,制订学习计划的时候,关键就是每天目标一定要小,跟自己先妥协了。
你不要太为难自己,你不为难「他」,「他」才给你干活。
是的,你体内住着一个你根本不了解的人,你得跟「他」多沟通。
为了让自己坚持学习,你要奖励自己。
当你持续多长时间搞定一件事之后,你要给自己适当的奖励,比如你每天看两页书的目标坚持了三四十天就奖励一下自己,完全把你自己当成另外一个人,你会惊喜地发现,你完全不了解你自己。
你做一件事坚持一两百天,习惯了以后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大脑会给习惯性的动作修「高速公路」。
神经学认为,经常重复某些动作会改变神经结构,变得更加熟练而且难以改掉。
也就是说,在新形成的神经路径中,消息传播会加快,逐渐形成条件反射,就跟刷牙、剃胡子似的,坚持一年后,每天不做这件事就会挺难受。
此外就是学习方法的事。
以学习历史为例,很多读者问我,我想了解××历史,该从哪开始?
我们应该感谢这个美好的时代,如果你对看书难以提起兴趣,那么你完全可以从看纪录片开始。
比如你想学习英国史,那么就可以先看 BBC 的纪录片。
但不管你是从看书还是从看纪录片开始学习,最关键的是你要先把整体知识框架搭起来,然后再看专题方面的书——英法百年战争、玫瑰战争、英荷战争等方面的书籍,一点一点地填充那个整体知识框架,你的知识就丰富了。
大家也可以按照这个方法来学习现当代史,总之就是先把整体知识框架建起来。
你要了解历次护法运动、北伐、济南惨案、中原大战、九一八事变及历次反围剿、长征等事件的前后顺序,把人物弄清楚,然后再通过专题填充细节。
当你接触这个领域时间长了,自然对这个领域的了解就会越来越丰富。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的,转眼就是五年。
你今天选择某一个领域,五年后你可能就是某领域的专家了。
这种学习方法也符合巴菲特的某个说法:一个小小的雪球,从漫长的雪坡上往下滚,越滚越大,加速度、冲击力、规模都呈现出加速度的扩张,只是需要每天不停地往下滚,日积月累,必有所成。
一个人如果能够用业余时间多看几遍某本书,把它吃透,就会非常有裨益。
比如前几天我跟一个知乎大 V 沟通,他去买了一套《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之后用一年的时间看了两遍。
当他看完这套书以后,就感觉打通了任督二脉似的,现在下笔如有神。
金庸也是看了几遍《资治通鉴》,他说看完之后对人性都有了深刻理解。
你不必像很多人说的那样一年要看五十本书,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吃透两三本经典的书就非常不错了。
很多人想掌握写作的技巧,可是不知道如何下手。
其实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看完什么东西之后就随手写点心得,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即可。
你会发现越写越利索,而且对思维的训练也非常厉害,能够让知识条理化,让大脑清晰化。
而且随着时间的叠加,效果会越来越明显。
你做一件事,做一周没什么用,做两个月也没什么用,但是如果你能持续五年,绝对能折腾出点名堂。
之所以很多人都觉得写东西没感觉,一方面是写得少,大脑没形成信息高速公路,当你每天看两页书之后就写几十字通过微博发布,时间长了自会有奇效。
我当初就是在微博写读书笔记,到现在竟然有了几十万粉丝;另一方面是大脑储存得太少,需要大量的阅读来解决。
很多人总是问,我看完书就忘怎么办?这个可以分成两个问题来看待:
一、一个人刚看了某些书就忘了是正常的,尤其是刚接触某个领域,全是新名词,不忘才是奇怪的事。
但是,大脑对信息的处理依赖「冗余」,也就是说你知道了茴香豆的四种写法之后,这辈子你都会写茴香豆了。
你从一百个角度见过大象,你就能认得出大象的骨头,但是你对一只鳄龟只是惊鸿一瞥,你脑子里可能完全想不出来这东西有什么特点。
对信息的认知和记忆也是这样,当你从不同的角度获取对一件事的描述之后,这件事就彻底固化在你脑子里了,想出错都难。
二、那些写专业文章的人也都是记住哪个知识点在哪本书,他只是有个大概的印象。
他写作需要的时候,知道该去哪本书查而已。
再说下关于英语学习的心得。
在这个方面我还是比较有心得的,我长期承担我们公司对海外业务的 JAVA 培训,这些人来自不同的国度,如印度、俄罗斯等。
我写文章的时候,偶尔会采用一些英文材料,所以我的英语水平还算可以。
很多读者询问,怎样快速获得学习英语的技能点。
我在很多文章里讲过,学英语最主要的就是记单词,而且不能是记四六级单词的量,要记住一万五千个左右的单词。
当你背下来一万五千个单词之后,你基本上就能看懂美剧,也能看懂英语材料了。
我一个很厉害的师兄说:「学英语,除了单词,其他的技巧都是奇技淫巧。」
早年我听到这句话觉得非常极端,但是这些年我越来越觉得这句话有道理了。
我把这种理念分享给不少人,坚持下来的人都反馈效果很好。
怎么背英语单词呢?就是机械地背,把每个单词都抄三十遍,非常机械,再过几天再抄几遍,非常耗时间,不过拿时间换空间,死记硬背下来的东西基本上一辈子都忘不了。
不过这个过程非常乏味,背英语单词不大需要脑子,需要持续刺激。
千万不要对英语环境着迷,我认识很多在美国待了很多年的人英语也一般,主要是因为记住的单词量一直没上去。
现实生活中,你很少能看到认识一句话中的每个字,但是连起来不知道这句话什么意思的人,英语也一样。
考研的时候难免有「长难句」的出现,但是现实生活中基本上不需要这种句子。
至于口语,我的理解是放下面子就可以了。
我在国外待过很久,发现很多地方的美国人英语其实说得一塌糊涂。
日本人和印度人英语发音比中国人都差劲,但是他们非常敢说,尤其是印度人,操着一口咖喱味的英语跟谁都能唠。
只要你掌握了基础英语,当你开口的时候,国外的人基本都能听懂你在说什么。
至于口音这玩意儿,没必要克服,东亚人基本上这辈子都克服不了。
厉害的人的工作和学习心得
我师哥是在心理学方面很有成就的人,三十多岁就当上了「985」大学的副教授,而且在育儿方面也是专家。
跟他沟通之后,收获了很多心得。
事实上,小孩的成长和成年人学习某些技能的过程很相似,这也是为什么高成就父母的孩子优秀的概率更高一些,因为道理总是相通的。
优秀的父母知道一些普通父母不知道的东西,比如他们迎接过极度复杂的挑战,并达成了目标。
这种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向下一代传递的。
关于技能提升或者成长,主要是下边这几个方面:
1. 奖励
奖励必须是反馈型的,有确定性的,有的父母当孩子记住一个单词便奖励一块钱,记住一篇文章奖励五十,孩子的能力迅速提升,形成正反馈。
有糊涂的父母跟孩子说期末考前三名就奖励他迪士尼乐园一日游,这样做往往没什么效果,因为绝大部分人不响应长期激励。
事实上很多小孩子也会敷衍了事的。
他们很快就学会跟父母斗智斗勇的方法。
比如他看完一本书就奖励他一个甜筒,他很可能开始不认真看书,而是随便翻书,做做样子而已,然后领奖品,这多么像差劲的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
所以奖励一定是可度量的,也就是达成什么结果我才给什么奖励,这一点需要家长和孩子之间反复博弈。
此外,最有效的激励叫随机奖励。
很多人都玩过游戏,那里边的宝物掉落就是随机的,这种现象很容易让人无法自拔。
到底怎么操作,还需要大家自己多琢磨。
还有自己对自己激励,最好的一个例子是我的一个小伙伴,因为他晚上饭量太大,结果成了一个二百多斤的胖子。
我们给他出主意,让他下定过午不食的决心。
于是他开始对自己进行奖励,刚开始是三天一个周期,后来改为五天一个周期。
每个周期结束后,他就给自己买高端鼠标、机械键盘、耳机等产品奖励自己。
他坚持了两个月终于戒掉了晚饭,现在已经一年多不吃晚饭,每天 18 个小时禁食。
他现在体重已经降为一百七十斤了,虽然依旧有点胖,不过已经减了几十斤。
他现在整个人都神采奕奕,高血压、脂肪肝什么的都好了。
前段时间他跟我说,当时他减肥的过程简直像戒毒,生无可恋,不过挺过来了。
2. 练习
一个人,只有在挑战区练习才能有效果,驴拉磨那种绕圈练习没什么作用,当然追求太难的目标也会伤害人的积极性。
举个例子,孩子学数学,或者你学编程,不能直接去搞最复杂的问题,否则很快就崩溃了。
最好的学习方法是越学越难,但是在每个阶段都扎实练习。
但是准确识别出怎样的路径是持续挑战却非常困难,绝大多数人其实是失败在这里了,要么他自己想不明白,没人指导,要么是指导他的人是糊涂蛋。
先把基础打牢靠,然后再提升层级,多数游戏就是这么设计的,玩过《绝地求生》《王者荣耀》之类的一定有这种认知。
你刚开始玩游戏的时候,游戏系统把你识别成一个菜鸟,让你去新手营,新手营甚至设定人工智能的那种角色让你练手。
随着你玩游戏时间的增加,你能够去较高级一些的地方,这里面人的水平越来越高,你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随后你能够到更高级别的地方。
这种游戏设置,让你一直在练习,一直有挑战,一直有乐趣。
如果一开始就把你和玩了几百个小时的游戏用户放在一起,你每次开局就死,那你能喜欢这个游戏才怪。
如果你没理解我到底在说什么,就去注册一个游戏玩玩,用我说的这套逻辑边理解边玩,就能有深刻的感受。
通过玩游戏,能够让你明白,设计游戏的人都是高级心理学专家。
我师哥接了一个客户,让他培养下小孩对数学的爱好。
他说这个太容易培养了,其实就是让孩子不断地练习、进阶、挑战,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小孩随机奖励,这就跟玩游戏似的,通过这种方法小孩很快就爱上数学了。
很多人喜欢聊天赋,其实就高考这种难度的事情而言,跟天赋没什么关系,就跟我经常说的,京城月薪三万以下的码农 a 只需要初中数学一样。
天赋这种东西,只有你去做数学家什么的才有必要,考个大学不涉及。
3. 工具
一个人掌握了复杂工具,才真正具备了能力,如果仅仅掌握了简单的工具是没用的。
比如手机就是简单的工具,严格来说还算不上什么工具,只能算消费品。
复杂的工具指的是 SQL 工具、数据库、eclipse、复杂图像编辑工具、建模工具等,人的能力只有和工具叠加起来,才能形成效果叠加。
一个人赤手空拳能打几个人?一个人有根小棍子能打几个?一个人有把枪能制服多少人?新时代最重要的一个技能就是具有不断地使用复杂工具的意识,并且尝试用「工具思维」去解决问题。
比如码农做什么事情都会问「库呢」?「库」就是工具集,里边放着他的锤子、电锯、凿子。
如果你让他先去做一套工具出来再去做事,那么他也不会。
将来人工智能也一样,别去听那些为了圈钱啥都敢说的人乱说。
最合理的推测应该是麻省理工的一个说法,人工智能也是工具,会和人类更加深度地合作,就跟毛瑟步枪换成了马克沁机枪一样,效率急剧提升。
效率提升后会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分工中来,创造更多的岗位。
使用的工具太简单,你就不会有什么突破。
所以你必须想尽一切方法去掌握复杂的工具。
4. 时间
飞行员开飞机不够一千个小时就不能算老手,马拉松运动员每天都跑几十公里,优秀的程序员也是从对着书一行一行代码敲过来的。
在学习的前期,一个人是没有方向、没有思路、没有全局感的,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地投入时间,过一段时间就会突然清晰了。
很多人学习新技能一无所成,就是死在了这个时间点前。
5. 运动
运动远远不是可以用来减肥这么简单,这一点我自己也有体会。
有本书叫《运动改变大脑》,说的是运动对小儿多动症有良好的疗效。
很多人在小时候都有小儿多动症,没法集中注意力学习,小孩子学习差,家长便会又打又骂。
其实往往家长自己也有集中不了注意力的毛病,而且是自己遗传下去的。
有可能天天在折磨你,但是你自己还不知道,比如你不管干什么事,注意力都集中不了十分钟,容易放弃,容易烦,这都是多动症的特点。
我之前在微博提到过几次多动症的问题,有人看了这个消息就去医院查了下,发现自己果然有多动症,原来责备了自己这么多年的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其实是病,终于跟自己妥协了。
国外用哌甲酯来解决多动症的问题,国内用来治疗多动症的药物是专注达,但是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远远不如依靠坚持运动控制多动症——慢跑和举重能够有效控制多动症的病情。
长期慢跑的人都有体会:只要坚持运动,每天睡六七个小时就够了。
每天花一个小时的时间运动,能够从睡眠中自然醒来。
运动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不一定非要去健身房,然后站在那个大镜子下拍几张照片发微信朋友圈才算运动。
几年前我做过一个项目,有个项目组的小伙伴每天早晚各两百个下蹲。
他说这个习惯改变了他。
但是你千万别今晚就来两百个下蹲,运动一定要循序渐进,其实下蹲的运动量非常大的。
每个人的精力就如同电池,因此我们不妨把人体的精力称为「精力电池」。
你每天睡觉、吃饭就是给自己充电。
多数人都是充满电后再出去工作、学习等。
为什么有些人可以精力充沛地忙活到深夜,而很多人到了下午就很累呢?可以理解为容易很累的人的精力电池容量只有两千毫安,一天得充两次电,而精力充沛的人的精力电池容量是六千毫安,大屏玩游戏一天一充。
持续的运动,能让你的电池容量变大,你实践了自然会知道我所说的真实性。
关于积累、精进、进阶
硅谷王川在网上发了一段文字,他说:
1. 所有的我们以为的质量问题,大多本质是数量问题,因为数量不够,差几个数量级而已。
2. 数量就是最重要的质量。
大部分质量问题,在微观上看,就是某个地方数量不够。
3. 最大的误区是,明明是数量不够的问题,因为错误地以为瓶颈在于质量,幻想在不增加数量的前提下,用某种奇技淫巧,偷工减料达到目的。
这时候玄学、迷信和各种无病呻吟就出现了。
数量不够,底子不够厚时,很多事情是做不到的。
即使有时看似有捷径,欠的账迟早是要还的。
我看了之后非常有触动,感觉找到了这些年迷失的那把钥匙。
我以前干事总想走捷径,学 PHPa 想二十一天速成;跑步想每天都称体重,看看跑步的效果怎么样了;为了学英语买了英语版的《经济学人》,发现什么也看不懂就搁置一旁;写了几天微博发现没人关注就不想写了。
后来看到一个厉害的作者的创作心得,忘了叫什么名字了,他写的小说非常受读者欢迎。
别人问他怎么才能当作家,他说多写文章。
别人问写多少才算多写,他说先写一百万字看看。
有些人觉得这个作者乱说,其实他说的都是事实。
他每天创作八千字,风雨无阻地写,对于他来说,创作一百万字仅是三个月的事。
尽管前期的时候内容不够好,但他一直写,坚持下去就积累了史无前例的用户群。
这个例子非常启发人,有些人看起来非常能折腾,可是一直没什么进展,关键的原因是没有踏踏实实地做事。
高中时候,有个成绩优秀的同学给我介绍学习的经验,他说,在把课本和练习册上所有的题都做了之前,一道复杂的题都不做。
我们也都知道,课本上的题老师只是布置几道,没人会全做,完全是体力活,但是他的想法与很多人不同——他说只要保证一张满分一百五十分的试卷,一百三十分的基础题别错就行,剩下的那二十分我即使得不到也没关系。
后来这个成绩优秀的同学在国内名校毕业之后去了斯坦福大学深造,他现在在某公司研究人工智能。
有一次,他跟我说,人工智能第一法则就是「简单动作确保不能出错,然后逐步迭代,越来越复杂」。
万事一理,你想写文章,那么你写够一百万字了吗?你要撸铁 a,那么你重复一万次了吗?你要跑步口号震天,是不是三年都没跑够一百公里?你想学 Python,是不是论坛逛了无数到现在都没到一万行代码?
有人问我,如果写十万行代码,需要多少天?我说,很多人这辈子都到不了这个数,但是厉害的人每天一千多行,三年就能够写十万行代码。
有人又问,怎么能做到,我说你肯定能做到。
我刚学编码的时候,每天写一百行左右代码,后来一天能够写三千多行代码。
那时候我还年轻,比现在睡得更少。
有人问我,跑步一万公里难吗?我以前住得离公司近,每天跑一个小时,大概十公里,风雨无阻,周末加倍,一年积累下来跑步的长度有四千多公里。
后来我搬到离公司很远的地方,就没时间跑步了。
这个时候我改为写文章了。
去年,我写了两百万字的微博,微博也有了相当的影响力,今年重点在微信公众号上写文章。
有人问我,听说你是某软件公司的,怎么有时间写这么多?其实我刚开始的时候很慢,慢慢就快了。
还有人问,会不会就跟驴拉磨一样,一直在积累量,但是「质」没有突破。
我说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你肯定能够突破。
如果你没有别的好办法,不如把在某件事情上积累一定的量作为目标。
这就回到了一开始的问题,写微信公众号让我很郁闷,写起来比微博费时间得多,也难以增加粉丝,让我非常有挫折感。
不过我在写完一篇文章后突然明白了,我的目标如果是增加粉丝量,那就偏离了我的初心。
我是要把我知道的分享出来,和大家一起进步,也为自己扩展一条路,这才是一切的初衷。
我首先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顺便提高用户群,就不该忽略量的积累,不能迷失于各种「套路」「攻略」,坚持提供高价值的内容才是唯一正确的方法。
我现在每天都写两千字,但是一周只发出来五六千字,剩下的哪去了?我写完会让我身边水平很高的朋友看看,如果大家觉得内容不好,我就不发了。
我们看现在所有的一切,意义都不大,但是再过五年回过头来,才能发现五年后的自己正是现在你的每一个行为塑造的。
关于记忆、链接的一些思考
一、大脑非常低效,记性不好,还会自圆其说。
你用一段笔记把今天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过一些年再找出来——你先回忆下今天发生的事,再看看笔记,就会发现大脑记得栩栩如生,然而错误百出,这就是大脑的一个毛病:如果想不起来,就开始给你编。
所以学习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就是利用笔记的能力。
上知乎搜一下「笔记」,你就知道现在笔记领域都快形成学科了。
很多成绩不好的学生绝大部分不记笔记,记了也不看。
我也是毕业后突然明白了这个道理,一开始觉得记笔记开始得晚了,后来过了四五年才发现不太晚。
二、注意力和肌肉一样,存在耗损。
强制自己在某一件事上集中一段时间,就发现自己在别的事情上注意力涣散,因为精力虚了,就跟你搬家之后体力虚了一样。
另外,注意力和肌肉一样,可以通过锻炼来加强。
三、大脑的神经网络依赖「关系型数据库」,也就是说,所有知识必须链接到已经有的知识,到用的时候才能翻出来,否则就彻底丢失索引找不到了。
大家感慨搞了那么多「碎片化阅读」依旧没什么用,就是因为连不到你的「思想大树」。
举例来说,你死活想不起来谁是张二狗。
经人提醒,说是被他妈往死里打的那个,你立刻想起来了。
总体来说,冗余越多,记忆越牢固,比如你不仅记住张二狗被他妈打,还记住他参加黑社会被抓了起来,那就基本忘不掉了。
四、要分得清「反自然」。
你玩游戏看电影很快乐,感觉不到时间流逝,你学习健身却感觉水深火热,因为前者是符合人性的,后者是反自然的,自然规律是熵增的趋势。
通俗来说,让你往不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是自然趋势,你必须做到能够克制自己的惰性与随心所欲,才能让自己不断地朝好的方向发展。
五、大脑运作依赖的是「涌现」和「链接」,每个脑细胞单拿出来会发现结构非常简单,而且功能单一,并没有记忆什么的功能,但是天量细胞连接在一起,就变得异常神奇而不可思议,开始涌现一些神奇而复杂的东西——记忆,创新,冲动。
这种现象有点像冲马桶水流有个小漩涡,水分子本身并没有漩涡这个特点,只有大量的分子挤在一起才有。
人也依赖链接,链接越多,可能性就越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越多,会涌现出一些复杂的模式。
比如一个人的微信朋友圈有二十个人几乎什么都做不了,有两百人可以做微商,有两千人可以做代理。
如果一个人的社交媒体上有一百万粉丝,那他本身就是个热点,可以进化出无数玩法来。
中国经济大发展,背后也是史无前例的大基建在助力,铁路、公路把城市都连起来,这也是链接,要想富,先修路,说的就是这事。
中国引以为荣的移动互联网,背后也是前些年运营商投资上万亿建的。
有了网络和链接,自然会涌现新事物。
以公路、铁路为标志的硬链接和以网络为标志的软链接的叠加,就是现在烈火烹油的电商。
六、提升大脑效率的方法在于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常用链接高速公路化,你可以一边用筷子吃饭一边侃大山,刚开始用筷子的老外就不行。
你也可以不看键盘盲打输入文字,因为你长期打字,大脑里已经不需要额外注意力就可以完成这种事,我们叫「高速公路化」。
通过反复练习,那部分动作对应的神经细胞便能够「硬链接」了。
提升大脑效率的另一个层面在于激活更多链接,学习新东西会让人痛苦不堪,需要用意志力克服它。
大脑在扩张链接过程中遭到人的天性的反制,人的天性并不喜欢大脑扩张链接,因为链接多了要消耗多余的能量,而人体不希望消耗那么多能量。
但是更多的链接才会派生出更多的想法,才会更有创造性。
以前有人说知识多了影响创造性,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都不能创造出来。
创造,多是建立在知识积累上的。
七、自然界本身链接并不多,你看狮子、猴子,这类群居性动物,一般互相之间打交道的最多不超过几十头。
只有人类突破了界限,链接多了,相互碰撞才有了文明,才有了社会,而且这种链接本身就是潜在财富,人类文明的大发展和链接本身是一个正反馈,发展会让链接变多,链接变多会进一步促进发展。
全球化就是全球大链接。
(1) 「996」:早上九点上班,晚上九点下班,一周工作六天。
(2) 搬砖:在网络语中,引申为工作辛苦、重复机械的工作,这里特指工作。
(3) 大 V:指在新浪、腾讯等微博平台上获得个人认证,拥有众多粉丝的微博用户。
由于经过认证的微博用户,在微博昵称后都会附有类似于大写的英语字母「V」的图标,因此,网民将这种经过个人认证并拥有众多粉丝的微博用户称为「大 V」。
后来泛指有影响力的自媒体用户。
(4)码农:程序员群体对自己的戏称。
(5)PHP:PHP 即「超文本预处理器」,是一种通用开源脚本语言,是常用的网站编程语言。
(6)撸铁:网络流行词,是年轻人对健身运动的戏称,表示健身运动的意思。